5月8日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道,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前一段时间告知,由于上游气源紧张、缺口较大,决定限气26%。自5月5日起开始恢复充足供气,但前提是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.2元/立方米,涨幅达8%。
充足供气,原本是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,而这责任却成了涨价附庸。这样一种“充足供气”,令人生气。
如果天然气供应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,在市场调节过程中出现一时的用气紧张乃至紧缺,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我们的天然气供应市场,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吗?限气与恢复,其实都是由“垄断的手”在操纵,而更可恶的是,“垄断的手”正在拨打着小算盘,制造涨价的理由,营造涨价的气氛——眼下,“垄断的双手”欲擒故纵、得心应手,“市场的手”似乎躲在哪里,就是不出手。
不可否认,天然气价格的“中国式低廉”是客观现实,而天然气价格的改革似乎也已箭在弦上。可是,任何改革都不应以“涨价”为出发点与落脚点,也不能妨碍改革红利最大限度惠民,更不应也不能只去满足某些企业包括“垄断的手”的趋利欲望。 |